



鑄鐵地軌加工定做
地軌又名T型槽地軌,地梁,槽鐵,基礎槽鐵,鑄鐵地軌,條形平臺。
地軌的用途:根據設備的固定點來設計、拼接成鑄梁平臺,主要用于大型設備的裝配、試驗、焊接和檢驗。
T型槽地軌用于大型設備的裝配、試驗、焊接和檢驗。
T型槽地軌材質為鑄鐵HT200-300。
T型槽地軌規格可根據客戶所鋪設面積而定。
T型槽地軌安裝采用地腳螺栓配合頂絲進行固定調整。
T型槽地軌根據設備的固定點來設計、拼接成鑄梁平臺, 要用于大型設備的裝配、實行、焊接和檢驗。
T型槽地軌的材質:鑄鐵HT200-300,義務面硬度為HB170-240,經由兩次人工措置(人工退火600度-700度和自然時效2-3年)使該產品的精度不變,功用好。
T型槽地軌的規格:具體規格可根據需方圖紙制造或雙方商定出產加工
鑄鐵地軌使用注意事項:
一、安裝與固定注意事項
基礎處理
地面要求:安裝地面需平整、堅實,無振動源(如沖床、空壓機等)。若地面不平,需用調整墊鐵或環氧樹脂砂漿找平,確保地軌底面與地面接觸均勻,避免局部懸空導致變形。
固定方式:
使用M12-M16地腳螺栓或化學錨栓固定,螺栓間距建議為500-800mm,確保地軌在負載下不發生位移。
對于重型地軌(承載>5噸),需在基礎中預埋鋼板,通過焊接或螺栓連接增強穩定性。
水平調整
初調:使用激光水平儀或框式水平儀進行粗調,確保地軌縱向、橫向水平度偏差≤0.2mm/m。
精調:通過調整墊鐵或地腳螺栓微調,配合合像水平儀檢測,最終水平度偏差應≤0.05mm/m(高精度場景)。
平行度校準:多條地軌組合使用時,需用千分表檢測相鄰地軌的平行度,偏差應≤0.1mm/m。
二、使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
負載控制
均勻分布:工件或設備應均勻放置在地軌上,避免局部超載(如單點承載>地軌額定載荷的50%)。
動態負載限制:若地軌用于移動設備(如機器人滑軌),需核算動態載荷(如沖擊力、慣性力),確保總載荷不超過額定值的70%。
超載警示:嚴禁在地軌上堆放重物或作為起重設備支點,防止結構變形。
溫度與濕度管理
環境溫度:地軌工作溫度建議控制在10-40℃,避免溫差(如冬季露天使用后直接進入高溫車間)導致熱脹冷縮變形。
濕度控制:相對濕度應≤70%,防止鑄鐵吸濕生銹。若環境潮濕,需定期涂抹防銹油或使用除濕設備。
清潔與防污
日常清潔:使用軟毛刷或吸塵器清除地軌表面灰塵、鐵屑,避免硬物劃傷工作面。
油污處理:若地軌沾染切削液或潤滑油,需用中性清潔劑擦拭,禁止使用汽油、丙酮等腐蝕性溶劑。
防銹措施:長期不用時,需涂抹防銹油(如凡士林或專用防銹脂),并覆蓋防塵罩。
三、維護與保養要點
定期檢定
精度復檢:每6-12個月使用激光干涉儀或電子水平儀檢測地軌平面度、直線度,偏差超過允許值(如平面度>0.1mm/m)時需返廠刮研修復。
功能測試:檢查T型槽、螺栓孔是否磨損,若間隙>0.2mm需更換定位銷或螺栓。
修復與翻新
局部損傷修復:若工作面出現劃痕或銹蝕,可用油石或砂紙打磨(目數≥800#),再涂抹防銹油。
整體翻新:使用5年以上或精度嚴重下降時,需返廠進行刮研、淬火處理,恢復表面硬度(HRC≥180)和接觸點密度(≥20點/cm²)。
潤滑管理
T型槽潤滑:定期(每3個月)向T型槽內涂抹潤滑脂(如二硫化鉬鋰基脂),減少螺栓、壓板滑動阻力。
導軌面保護:禁止直接在地軌工作面上噴涂潤滑油,防止吸附灰塵形成磨粒磨損。
四、安全操作規范
個人防護
操作人員需佩戴安全帽、防砸鞋,避免重物墜落傷人。
使用電動工具(如角磨機)時,需佩戴護目鏡和防塵口罩。
設備安全
地軌周圍需設置防護欄或警示標識,防止無關人員觸碰。
移動重型工件時,需使用行車或叉車,禁止人工拖拽導致地軌傾覆。
應急處理
若地軌發生異常振動或噪音,需立即停機檢查,排除螺栓松動、基礎沉降等問題。
發生火災時,禁止用水滅火(鑄鐵遇急冷易開裂),應使用干粉滅火器。




